时间:2024-11-14 浏览量: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秦名芳通讯员陈卫东)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驻滑县万古镇穆营村第一书记冯建栋,驻村近3年来,他把穆营村当作自己家一样,一心一意促发展,踏踏实实办实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帮扶单位的支持下,穆营村实现由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转变,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好评。
他把穆营村当成了自己家
2017年的11月7日,驻村第一天,冯建栋就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又有了一个新家,滑县万古镇穆营村”。
冯建栋说,只有把所驻村当成家,融入到家里来,才能真正完成“家”所承当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做到关注“家”的发展,真正关心每一个“家人”的大事小情。
入村后,冯建栋和驻村工作队员与村内党员干部交心谈心,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走进种养殖户的鸡棚、蔬菜大棚,走进贫困户家中,了解群众遇到的困难和所想所盼,和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并寻求支持。
他还虚心向上任第一书记沟通请教,对穆营村的基本情况、发展需求和发展方向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理清了发展思路,结合穆营村资源禀赋,制定了穆营村发展规划,为贫困户量身定制精准帮扶措施。
在脱贫攻坚任务繁忙的时候,冯建栋一个多月不回郑州的家是常事。他说,如果没有亲人的支持和理解,真的不可能完成驻村工作的。冯建栋的母亲身体不太好,前两年刚做了支架植入手术,妻子工作任务繁重,经常加班,儿子正在上幼儿园,近3年,冯建栋基本上没有接送过孩子。家人也理解和支持他这个第一书记,他们知道冯建栋作为第一书记这个称号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碰到家里有事或者老人和孩子生病,他们都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不给冯建栋增添额外的负担。
冯建栋说:“其实许多驻村第一书记都是这样的,舍小家顾大家,才能做好驻村工作,背后都是全家人一起在努力。”
正是由于冯建栋以村为家的事业心,加上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干部的努力,近3来,穆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华丽转变,未脱贫户由316户1044人减少到4户11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在致富带头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名,发展党员3名;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一个,支持返乡青年经营现代化养鸡场一个,全村发展蔬菜大棚160多个近500亩,肉鸡年出栏100多万只,产业发展体系更加完善,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大幅提高;投资2000余万元的农村电网改造、高标准农田、村小学教学楼、村组道路硬化、标准化卫生室、厕所改造、文化广场、健身广场都已经已投入使用,投资120余万元的党群服务中心即将竣工,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给群众发展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激发了村民干事创业的热情。
他努力做好新家和娘家的联络人
冯建栋说,驻村帮扶是“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单位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十分重视帮扶穆营村工作,校党委书记杨宏志和校长高新才多次到村开展扶贫调研,每个月都有校领导到村调研、督促、协调、推进工作。学校还为驻村干部配备了空调、电脑、打印机、厨房用具等必要的生活和办公条件。
学校在乡村振兴规划设计、项目申报、产业结构调整、种植结构调整、清产核资等工作中提供智力支持和帮助;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捐赠电脑、投影仪、餐桌、体育器材、图书、文具等价值约30万元;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帮助滑县优质面粉企业加入河南省高校后勤采购平台,通过到贫困户田间地头采购、在校园超市设立滑县农特产品专卖点、校工会集中采购和第一书记代言滑县农特产品,联系校友企业采购等方式,销售穆营村农产品50余万元;各职能部门和院系还经常到村进行结对帮扶、走访慰问、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
高校还有个很大的资源优势就是在校师生和校友资源,冯建栋驻村以来,学校各职能部门和院系、新乡苗老太小吃培训学校、河南汇品万货公司、天安人寿郑州公司、河南凯迪汇车友会等单位,以购买农产品、小吃技艺培训、直接捐赠等方式助力穆营村脱贫攻坚,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提升了贫困户的创业技能。
他把高校的智力帮扶化为村里发展的优势
作为高校的驻村第一书记,智力帮扶是冯建栋的优势,穆营村的产业主要是种养殖业,他积极协调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专家对村里的种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农户种植的瓜果蔬菜出现病虫害等问题,拍个照片发到微信群里就有省农科院的专家给予技术指导,出现了什么问题,需要用什么药,如何用法,专家给的建议特别细致。”冯建栋介绍说。
冯建栋通过协调小额贷款、技术指导和帮助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支持村民发展种养殖业,贫困户宋鹏鹤2019年贷款5万元,搭建两个近6亩的蔬菜大棚,种植两茬甜瓜和一茬蔬菜,每年可增加收入3万余元,仅2019年穆营村就新增蔬菜大棚14个30余亩。
冯建栋谈道,在我们的驻村帮扶中,穆营村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文明程度明显提升,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民生、心系贫困地区、心系困难群众的为民情怀,感受到了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带来的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
冯建栋说,下一步,我们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苦干实干,巩固脱贫成果,建设美丽幸福穆营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