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写在小鱼山
作者:于向阳
崂山脚下的栈桥海边,
傲立起鱼山梵呗的尊严。
虽然是海拔八十二米高的小山,
却拥有天宫佛国的眷恋。
梵音在暗夜里舞动大海,
波涛汹涌、浪花飞溅。
我听到湛山寺的读经声声,
竟然让双鱼起舞,百花争艳。
三面郁葱环碧海,
红瓦绿树映风帆。
登山摘下星月的音符,
书写人世永生的画卷!
青岛——小鱼山游记
作者:于向阳
青岛是一个背依崂山,三面环海驰名世界的旅游城市,青岛有大海,有汇泉湾,有十大山头公园,等许多美丽的景点,但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竟然是小鱼山公园。
小鱼山和我很有渊源,我的母校青岛海洋学院附中在鱼山路5号,我有好多同学都住在鱼山路。据说:鱼山路是根据山东省东阿县境内佛教名山“鱼山”,将绕山的道路定名为鱼山路,小鱼山公园实际上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福山支路24号,是青岛市第一座古典风格的山头园林公园,因靠近鱼山路而获“小鱼山”之称。
鱼山梵呗,追根溯源,其实就是一种佛教赞歌,属佛教三学的"定"学传统的汉化佛教音乐。小鱼山的建筑格调正是依照鱼山梵呗的旋律设计。
在1983年4月9日开始动工,到1985年2月23日竣工,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于1985年3月份正式对外开放的公园,虽然它的海拔只有82米高,但是布局合理,造型雅致,有山、有水,亭台楼阁,名人墨迹。登亭观海,心旷神怡。所以一跃成为青岛的十大景点之一。
从2000年开始上网,全国各地的亲友比较多。像北京的著名诗人高志坚,李健峰,网易文化的著名诗人:徐云飞,冰儿,老知青诗人:蓝蓝、大龙女等等。他们来到青岛旅游,我总是推荐他们到小鱼山公园去看看。
每当全国各地的网友应邀来到青岛,我总是喜欢带他们去小鱼山登山看海。我感觉,游览小鱼山公园,是一种佛音的洗礼,视觉的开拓。
走进小鱼山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直通山顶的石板路。路两侧依山势种植了各种花木。
沿路而上,有一挑檐式六角亭,名字叫:“碧波亭”。我们在亭内可以把碧波荡漾的汇泉湾一览无余。"碧波亭"的匾额"碧波"二字是由著名的国画艺术大师吴作人手书的。大家看远处的山上有三栋红色蘑菇楼宛如三柄熊熊燃烧的火炬,那是青岛市十大山头公园之一的信号山公园。在半山腰绿树丛中的那栋别具特色的建筑是青岛市迎宾馆,原是"德国总督府官邸"。我们再由"碧波亭"拾阶而上,站在护栏边可以看到右下边有两幢民族式建筑,一座形如城楼,一座貌似宫殿,那就是青岛市海产博物馆。
站在亭内,海风习习,从这就可一览无余的看到碧波荡漾的汇泉湾了。“碧波亭”的东侧便是小鱼山的主体建筑“览潮阁”,高18米,三层八角挑檐式建筑,匾额也是由我国著名书法家吴作人题写。门楣、额枋上以“鱼”为图案设计而成。阁内有螺旋式的楼梯,可以登台远望,可饱览“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一青岛独特的风光。
公园里有一个直径两米的白色雪花石浮雕山标,山标设计尤为精美,采用鱼的象形文字,构成“小鱼山”的造型,可谓独具匠心,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小鱼山上倚栏可以望到整个美丽的汇泉湾畔,海上白帆点点,不时的有游艇滑过海面,为平静的海面增添了动感的韵律。倚栏南望:海浪起伏。远处那个高层建筑就是东海饭店。
远眺大海,海上那座山就是隔海相望的薛家岛,现在隧道取代了轮渡,开车不用半个小时就可以到金沙滩,银沙滩,薛家岛。回首望,红瓦绿树的城市风貌尽收眼底,阳光下明亮的红瓦屋顶掩映于绿树丛中。极目远眺:天、海、地融合一起,展现出一幅优美和谐的画卷。
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天空和海面,阳光透过轻薄的云层撒在广阔的海面上,给微波粼粼的海面镀满了金色!
站在小鱼山山顶,总有不愿意下山离开的感觉,小鱼山之巅的主建筑"览潮阁",是一座18米高的三层八角挑檐式建筑, 览潮阁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绿瓦覆盖的挑檐式凉亭,东为"拥翠亭",西为"碧波亭",游人在此即可观赏海上波光帆影,也可浏览远近葱郁的山峦风光。东侧平台建有可供游人憩息的长廊,廊上镶嵌大型彩釉壁画,均取材于神话传说和聊斋故事,如《八仙过海》、《促织》、《香玉》、《席方平》等。
从山下看小鱼山,郁郁葱葱的枫树林环抱着"览潮阁"、"拥翠亭"、"碧波亭",三者错落有致,比例协调,绿化的琉璃瓦更使它们和山融为一体。这时,我的身心也仿佛溶于大自然中,大海,龙宫、玉帝,月宫。那些神话故事从海天那边踏浪而来,云中升腾而去。
有人曾赋诗赞叹:"高阁临风涤俗虑,沧波极目望蓬瀛"。在览潮阁上观赏海月,也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到了仲秋时节,一轮明月跃然星空,使人顿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之感,这就是青岛的十大景观之——鱼山海月。
著名诗人俞平伯游览青岛时写下:“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而我每次游小鱼山,总是像沉醉在这美景山海之中,不愿意离去。也许,这就是鱼山的佛音魅力。
突发奇想,假如小鱼山设一道观,我辈如蒲松龄大师一样住观修行著书,也是世间可想不可及的神往之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