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流浪狗,经常在小区周围出没,这些无家可归的狗狗,看上去着实令人揪心。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的流浪狗呢?有些人建议将其捕捉、打死最终彻底消灭,因为大多数的流浪狗都是脏兮兮的,说不定被它们咬一口就会得狂犬病;持反对意见的人,是那些怀有爱心意识的,他们觉得这样做不可取,非常不人道。我觉得有些国家就做的不错,一些志愿者成立了民间组织,设置一个动物收容站,专门收容这些没人要的狗。对其进行清洁,如果有人领养,那是再好不过了,毕竟狗是人类最忠实的伴侣。看过《忠犬八公的故事》这部电影的人,都会在心中升起这样的想法:情感不分物种。只因教授收养了它,它就用一生来等待教授。影片中的“小八”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都会雷打不动的在固定的地点来等待它的主人,看到主人后是小步快跑的迎上去。后来,主人去世了,但是八公还是一直在车站等着永远不会回来的主人,一等就是十年。最有灵性的一幕是最后一次教授上班去的清晨,它明显感知到了主人的异样,并且跟在主人后面不停的低声吠叫,可是主人却无动于衷,没办法了,它竟然去狗屋叼起来“吱吱”响的小玩具球(以前只是追逐,或许是出于狗的自尊,从来不会叼衔),以此来提醒或说是警示主人。可是,语言成了物种之间的障碍。主人只当是它学会了叼玩具球而已,当天由于心脏骤停,死在了讲台下面的桌位上,玩具球也随着教授的倒下而滚向远方。
在我高中的时候,也养过一只狗,是隔壁邻居琳姐从镇上领回来了,据说也是一只没人要的流浪狗,由于琳姐的父亲反对她养狗,所以给了我,全身灰色,我给他起名叫“灰灰”。记得高中的时候是在县城住校,每个周末都回家,每到周末,“灰灰”都在村口等着,一见到我和弟弟回家,摇着尾巴扑上来,那种兴奋劲我到现在还忘不了。随着我和弟弟去外地上学,爸爸妈妈也去省城打工,家里关门一把锁,独留“灰灰”看家护院。只有到了放寒暑假才回来,“灰灰”在家有时候去隔壁邻居家吃,有时候去很远的冲里大伯家吃。主人不在家,它却一直守在家里。那是快毕业的最后一个寒假,回到家没有看到“灰灰”,不知道它去了哪里。找遍了村庄都没有找到,记得是腊月初八,我和弟弟去隔壁邻居家吃饭,那天大妈准备了一桌子好菜,其中就有一盘狗肉,说冬天吃狗肉好,吃了不怕冷。饭后临走的时候,大妈拿出腌制的一大块狗肉给了我们,让我说带回家,我没有拿。过了几天,从妈妈的口中得知,这腌制的狗肉正是“灰灰”,我当时眼泪就扑簌簌的下来了,后来大妈说“灰灰”是被偷狗贼用药毒死的。过完年之后,返校的火车上脑海里满是摇着尾巴,迎面扑上来的它。从那以后,我很少再去隔壁大妈家;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