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今天说说老家关于名字的事。
大部分内容来自我妈妈的口述,没想到这么有趣。
我的姐姐差点叫“齐”。
我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哥哥们的名字都是家族里长辈起的,中规中矩,名字是三个字,比如我大哥叫长根,中间的“长”是辈分,第三个字是名。在农村,儿子再多也不嫌多,都是家族的宝,奶奶给大哥起的小名叫根运,寓意是家族的根,又有好运。听我老妈说,奶奶总是一口一个“根运乖”、“根运来”喊着。可等到我妈生我姐姐的时候,老妈问奶奶叫个什么名字时,奶奶随口就来:“叫齐吧,有这一个姑娘就齐了,后面就都是儿子了”。听这个名字,老妈当时就火了,为啥是姑娘就“齐”,不仅难听,更是一种不待见。于是,老妈便给姐姐起了小名叫“香”,并且天天抱着她亲,在奶奶面前大声喊“我的香来”、“俺的乖香妮”。
这应该是农村重男轻女的一种现状,连名字都是如此。听老妈说,很多家的女孩子名字都是这样起的,有的叫“够”,有的叫“满”,有的叫“多”,意思是姑娘够了,不要再来了。更有的还叫“臭”,意味着不被待见。这些名字在娘家会被一直叫到老,而到了婆家会被充一声那个谁家的或是谁他娘,可能连名字都省去了。
我有个表姐叫“屙香”。
说起乡下奇葩名字,还有更让人无语的。有时候名字不仅是个称呼,更是源于封建意识以及对本是正常的现象不能科学解释的恐惧,为了克服这种无知便用名字去化解。比如,老辈们传下来的当孩子在出生时如果母亲有拉屎或尿尿的,那就非常不吉利,就会说这个孩子非常毒,会克父母,为此会用最难听的名字去压孩子。听我妈说,我的表姐在出生时,我妗子当时拉屎了,因而被取名叫“屙香”,没错,就是那个拉屎意思的“屙”(方言)。表姐顶着这个名字用了一辈子,目前已是儿孙满堂了,也没听说她怎么克人,难道真是名字起对了!
再来说一个,我有个大表哥叫“带支”。
有点懵吧?这个名字看似普通,其实不然,之所以这样弄文造句是有其特殊背景的。表哥是大舅家的大儿子,大妗子在生他之前已经先后死了三个孩子,且都是女孩。所以生下他时,那可是万分小心和珍贵,为了保住他使用了各种办法,甚至是巫术(以后专门讲关于他的故事)。而在名字上,更是煞费苦心,请了村上的老先生,给他起名为“带支”,用我妈的土话,就是想让他带来并带好他家这一支。我从百度上查了一下,家支即家族支系,它是以父系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果然,“带支”不简单,看来大表哥从生下来就肩负重任。还好,在他下面又有了两个表姐和两个表哥,肯定是这个名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妈妈说老一辈传下来的,名字越贱,孩子命会越硬,所以在农村有很多叫狗蛋、狗剩的。有时候,孩子的名也起的很随意,比如有一个孩子生下后头有些别楞,就给他取名叫别楞,说是这样才会让孩子变好,后来听说那个叫别楞的,一辈子挺倔,本分又实成,人如其名,果真很别楞。
名字,虽然是个称谓,可有时候已不仅仅是个称呼,更多的时候被赋予了时代的特征,比如四五十年代出生的,有很多叫“建国”、“援朝”、“解放”、“国庆”、“国强”、“抗美”等成了当时的爆款。随着时代变迁,名字也越发被重视,更有了文化内涵。几年前,说是“梓涵”的名字在全国大火,一个班竟有十几个!
再回到妈妈的农村老家,问起老家人后代的名字,老妈所说的那些早已没有叫的了,现在起名都很讲究,已经赶上了城里人的节奏,而那些老一辈的名字逐渐被忘记,并被时代尘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