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近日,一则李姓女子起诉胖东来的视频在社交网络热传。据该李女士自述,今年4月认识了新乡市胖东来生活广场的“大客户”魏某,并通过魏某给胖东来付了96万货款准备进一批“飞天茅台”。然而,在支付了货款后,却迟迟没有收到承诺的货物,李女士多次联系胖东来和魏某,均未得到有效回应。在尝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时,却发现因缺乏相关证据而面临败诉的风险。
这则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对李女士表示同情和支持,认为她遭遇了商业欺诈和不公待遇;也有人对胖东来提出质疑和批评,认为其在管理和监管方面存在问题。那么,这起事件究竟谁对谁错呢?
首先,对于李女士来说,她支付了96万货款准备进一批“飞天茅台”,但最终却未能如愿。从她的角度来看,这是一起典型的商业欺诈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构成合同诈骗罪。如果经调查发现魏某和胖东来确实存在欺诈行为,那么他们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次,对于胖东来来说,作为一家知名的大型商场,对于进货渠道和供应商应该有严格的管理和监管机制。此次事件中,如果确实存在供应商魏某虚构合同、骗取货款的情况,那么胖东来无疑也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和监管不力问题。此外,如果胖东来在处理此事时态度消极、推诿塞责,那么也必然会引发公众的不满和质疑。
综上所述,这起事件中双方都有责任和问题。李女士遭遇商业欺诈和不公待遇确实值得同情和支持;而胖东来作为知名商场也存在管理和监管方面的问题。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妥善解决此事。同时也要提醒广大商家要加强对进货渠道和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管,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在这个法治社会里,商业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