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阳光是灿烂的,但比不上母亲对我的爱。——王伟
孔母授学、勤勤恳恳,使文雅彬彬的孔子得以成为万世师表;孟母三迁、教育为本,使幼年顽皮的孟子最终成为儒家亚圣;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使侠肝义胆的岳飞成为名垂青史的英雄。
母爱,从来都不是所有人理所当然的拥有!而是那个伟大的女人义无反顾的付出!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就是徐志摩首任妻子、徐积锴之母张幼仪。
徐志摩长子:对父亲印象模糊,感情冷淡1931年,徐志摩遭遇空难,不幸身亡,此时的他已经与张幼仪离婚将近10年,而这一年,徐积锴才刚刚13岁。
对于父亲的死,徐积锴的印象很模糊,他对父亲没有什么感情,因为在他出生之时,他的父亲就出国了,在他3岁那年,父亲又抛弃了张幼仪母子,所以徐积锴对父亲的感情极其冷淡,甚至是排斥。
徐积锴是徐志摩的长子,所以张幼仪的公公徐申如更是对孩子疼爱有加,并为孩子起名为徐积锴,"积"是辈分,"锴"是良铁,代表正直、刚强,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徐家人对徐积锴的重视。
徐积锴青少年时期一直由爷爷奶奶和张幼仪陪在身边,他很少见到过多情风流的徐志摩。徐家家境殷实,且名人辈出,所以徐积锴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连平常的玩具都是用象牙雕刻而成。
徐积锴百天之时,徐家为他准备了一次"抓周"测试。摆出了一些象征各种职业的物件任由孩子去抓,抓到什么就意味着孩子以后会从事什么职业。
徐积锴伸出小手一把抓住了毛笔,爷爷徐申如看到高兴不已,开心的喊到:"徐家又要出名家大师了",于是对徐积锴更加疼爱。
但后来徐积锴所从事的职业,并没有继承父亲徐志摩的"衣钵",而且与文学格格不入。
在徐积锴的印象里,他的童年没有"爸爸"的存在,对于徐志摩的感情和印象,他童年时期是从徐志摩的家信中得知,中年时期是从书本上得知,而父子两人却很少有面对面谈话的时间。
张幼仪和徐志摩离婚后,把所有的生活重心都放在了徐积锴身上,她向公公婆婆提出单独抚养徐积锴的请求,并得到了同意,此后母子两人一直相伴,张幼仪也对徐积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积锴受母亲张幼仪的影响极深中国有句古话叫"宁跟讨饭的娘,不跟做官的爹",这话并不全无道理。母亲可以孕育孩子绚丽多彩的未来,可以殷殷教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母亲的行为和形象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尤其是在单亲家庭,母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张幼仪为了徐积锴放弃了一切,她拒绝了所有高薪工作,拒绝了所有出国机会,拒绝了所有男人示爱,这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做出的壮举,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做出的贡献。张幼仪用她的牺牲精神成就了徐积锴辉煌的未来。
徐积锴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在母亲的陪伴下,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虽然在长相上越来越像徐志摩,但是在性格上和徐志摩背道而驰,反而越来越像张幼仪,这和张幼仪对他耳濡目染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张幼仪对徐家仁义至尽,她不仅无微不至的照顾徐积锴,还安顿了徐志摩的父母徐申如夫妇,尽管她和徐志摩已经离了婚。徐申如夫妇夫妇临终后的葬礼也是前儿媳张幼仪一手操办的。这一切徐积锴都看在眼里,他见证了母亲的伟大和善良,更加尊重母亲。
从事与诗文无关的土木工程徐积锴成年后选择了与诗文毫无关系的职业——土木工程。他说父亲对他的影响太小,他对诗文一窍不通,所以最终选择了土木工程。
可为何小时候就抓毛笔的他,长大却选了土木工程?
徐积锴之所以选择土木工程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其一,徐积锴为了减轻母亲张幼仪的负担,需要赚钱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土木工程需要技术而不是知名度,所以参加工作便可以赚钱,而文学行业没有一定的时间和阅历积累,就不会有知名度,也就不容易迅速地赚到钱;
其二,每一个孩子受家庭教育的影响都很深,而徐积锴童年时期缺少父爱,与徐志摩接触甚少,所以对文学并不感兴趣。徐积锴是一个务实、现实的人,他不喜欢父亲虚无的浪漫主义,所以对文学行业有所排斥;
其三,徐积锴的成长阶段张幼仪一直陪伴在身旁,没有错过他人生中任何一个重要阶段,所以徐积锴受母亲张幼仪的影响是非常深的,张幼仪一生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徐积锴正是在母亲这一影响下,选择了当时热度最高的土木工程。
对于徐积锴的选择,张幼仪并没有横加干涉,因为在她眼里,行业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只需考虑适不适合自己。
后来徐积锴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期间结识了张粹文,两人于1938年结为夫妻,并先后生下三女一子。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婚后徐积锴提出去美国留学,为了让徐积锴不重蹈徐志摩的覆辙,张幼仪提议带着张粹文一起去美国,对母亲言听计从的徐积锴爽快的答应了,徐积锴留下了自己的子女由张幼仪来抚养。
随着岁月的流逝,徐积锴夫妇逐渐在美国定居,并于1972年将张幼仪接到了美国来养老。徐积锴对张幼仪的一生遭际充满了怜惜,他十分感激母亲带给他的一切,也更希望母亲在晚年能够更加幸福。
徐积锴唯一一部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就是献给母亲的《答母书》,可见母亲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爱得再伟大也都存着自私,自私到不愿把爱分给他人,只愿全部交给孩子,张幼仪就是这样的人。
母爱并不会惊天动地,也不会气撼山河,更不能呼风唤雨,但却可以温暖我们的一生!
文/墨渡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