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华亿新闻网 > 综合资讯> 米庄起名距今约1500年的义全庙所在地新

米庄起名距今约1500年的义全庙所在地新

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地理位置

米村村位于新密市西7公里,是米村镇政府所在地,辖米村、冯庄、西庵3个自然村,13个村民组,总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1040余户。

村名由来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从山西泽州迁入数户米姓人家居住此地,遵其祖公言“占籍居者地名米庄或米村也”,取名米村,后沿用至今。据《米氏祖坟碑记》记载:“明初,迁山西之民以实中州,米氏始祖自山西泽州迁于密,占籍于密之西偏,名其居曰:米村”。

西庵位于米村西侧,古时村中有尼姑庵一处,故名西庵。现部分庵堂尚在,已经没有了尼姑。

冯庄位于米村西北,唐朝时大将冯渊曾领兵在此驻扎,其后人留住于此,是为冯庄。清代,因冯姓居住此地,故名。现村中已无冯姓,只有李、王两姓人家。

历史脉络

北周武成元年(559年),该地建有大庙。

唐朝时期,大将冯渊曾领兵在该地驻扎。

明初,米氏到该地落户,逐渐形成米村。

明朝中期,米村建有米氏宗祠。

明清时期,米村前街、后街店铺林立,集市贸易闻名遐迩,为密县西部重要的山货、丝绸集散地。

清咸丰七年(1858年),米村修建寨墙。

清同治五年(1867年),米村修建关帝庙。

民国时期,米村集市贸易兴旺。

人民公社时期,米村部分庙宇被毁。

改革开放以来,米村经济发展,村民生活富裕。

米村学校

1995年,米村、冯庄和贾寨村组成“大庙文物理事会”,修复村中被毁古建筑。

村庄档案

大庙 位于米村村第二村民组。初建于北周武成元年(559年),距今已有1460年的历史。建庙人为当地富户李广章,因他敬慕东汉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结义兄弟的忠义。建庙1间,塑刘备、关羽、张飞像,取名“义全庙”。北周建德二年(573年),李广章将庙扩建为3间,重塑关羽像,取名“关爷殿”。唐显庆元年(656年),密县县令吴保定、密县梁沟人梁聚中等人在庙内增建玉仙圣母殿,在关爷殿与玉仙圣母殿之间建天爷殿,同时建成戏楼、钟楼、鼓楼、山门、院墙,打井1眼,定名为大庙圣宫,简称“大庙”。唐贞元二年(786年),开始有人守庙。明嘉靖元年(1522年)庙内建马王殿、老奶奶殿。明崇祯七年(1635年)增塑牛王和药王像。清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大庙香火旺盛,来庙朝拜之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从唐贞元二年(786年)起至中华民国5年(1916年)1130年间,大庙历经20多次重修,每次重修都有碑文记载,现存明嘉靖元年重修玉仙圣母庙碑记、清康熙四十七年重修关爷殿与玉仙圣母殿碑记等碑21通。

新中国成立后因破除迷信,大庙风光不再,逐渐塌毁。1995年,米村村的米村、冯庄和贾寨村的李宽窑等人组成“大庙文物理事会”,发动民众捐款捐物,对大庙进行重修。至2000年,先后修复了关爷殿、马王殿,重建了玉仙圣母殿。

米村寨 修建于清咸丰七年(1858年),主修人李延锡。挖壕取土筑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寨墙高10米,下宽7米,上宽4米,周长2000米。寨墙上外沿筑有一圈高1.5米、宽1米的夹板墙,上有垛口、射孔。有东、西、南、北、西北5座寨门,东寨门处有一砖券排水洞。寨门高3.5米,宽4米,上为拱形,红石垒墙,条砖券顶。门为两扇,用榆木板合成,厚10公分,关闭后内有两道穿杠插入青石条凿成的孔中。每个寨门两侧100米处各筑有一炮角,上有鸡娃炮做防御射击用。寨墙四周挖有宽7米、深3米的寨壕。寨内有前街、后街、东拐、西拐四条街道,小巷、胡同星罗棋布,四通八达。排水系统完善,大雨过后,水从四面八方流入寨壕,街不存水。古树、老井遍布村中。寨中原有明清老宅数十处,其中李氏、魏氏、米氏、杨氏老宅均为三进或五进式大宅院。有大花园两处,分别位于前街南和后街北,村民习惯称其为南花园和后园,南花园属于李家,后园属于杨家。有炮楼三座,分别为位于南花园的李家炮楼、位于前街中段的米家炮楼和位于东拐东侧的杨家炮楼,其中杨家炮楼4层,长、宽各6米,高13米,其余两家炮楼均为3层,长、宽各4米,高10米。米家炮楼向北80米处,有米家明朝永乐年间为其儿媳、开封周王女儿建的望京楼一座。前街东西两头各有能过车马的拱形大门一座。西段屈家门前有立于清朝雍正年间的旌表石牌坊,牌坊上刻有“圣旨”二字。后街西段有米家祠堂,村民俗称“米家堂”。东段有土地庙,庙山墙上镶嵌有立于清道光年间的“米村镇公议禁止俗弊修规碑记”。从东拐向南直通南寨门,寨门外正对寨门有文昌阁,两层,阁上雕梁画栋。进入南门后向北中轴线上依次有戏楼、石砌坑塘、关帝庙。

米村寨从建起一直保存完好,寨内常住人口500多户、2500余人。后历经1958年大跃进、1966年后文化大革命,寨内古建筑、古民居及寨墙,陆续被毁。米家望京楼现存残墙十余米,3层炮楼现存底层,寨墙土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被用来填河造地,现仅存西北角一段。

米氏宗祠 又名米家堂,亦名中天宫,位于米村街后街,建于明朝中期,为米氏拜佛祭祖之地。存有重修碑两尊。祠内原有玉石菩萨,明永乐七年(1410年)所造,高1.23米,下座0.8米,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破四旧” 菩萨头被打掉,搬至火神庙米村公社阶级教育展览馆作展览讲解用,现存新密市文化馆。

(郭增磊 整理)

营销网站建设

新潮电子期刊

医药医学编辑部

中国住宅设施编辑部

鳢起名起名五行属火的字

鳢起名起名五行属火的字
五行属“火”的字有:刁 丁 二 力 了3..

济源起名小餐馆营业执照取名大全集给人新鲜

济源起名小餐馆营业执照取名大全集给人新鲜
现在的餐馆都需要有一个好的名字来帮..

陌字起名超适合宝宝起名吉祥字及好名字

陌字起名超适合宝宝起名吉祥字及好名字
带“靖”宝宝名字靖珃 卓靖 靖恬 靖宣..

起名时启夏启为何叫启原来背后隐藏着一段惨

起名时启夏启为何叫启原来背后隐藏着一段惨
大禹去世之后,夏族的夏启与东夷的伯..

起名艾的意思国风大气的颜色名字用来起名能

起名艾的意思国风大气的颜色名字用来起名能
古代人的风雅,无论是从诗词,还是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