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漫山遍野铺满丰富的果蔬,勤劳的人们正努力耕耘,脸上洋溢的笑容冲淡了劳累的疲惫,脱贫后的他们一步步朝着向往的美好生活走去。记者走进良庆区扶贫产业基地,走进贫困户的新房新居,感受蓬勃发展的乡村气息,倾听一段段脱贫故事,见证贫困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日,良庆区再度喜获佳绩。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通报 2019 年度市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结果,良庆区在全区“52 个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非贫困县考核结果”中,获二类县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万人以下的 22 个县)“综合评价好”等次第一名。
近年来,良庆区围绕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统筹人、财、物等多方资源,扎根实际施良策,尽锐出战勇搏击,巩固提升已脱贫摘帽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成效,全力冲刺实现余下贫困人口脱贫目标,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人民一同迈进小康社会。
良庆区凤亭湖风光。良庆区委宣传部供图
从无到有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2015年以前,良庆区10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民主要靠小规模耕种农作物、养殖少量家禽为生,收入不稳定,产业发展模式单一。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群众出行不便,一些贫困户住不上稳固房,喝不上干净水。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特殊困难群体留守村中。
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吹响,让这样的情况发生了改变,冲陶村六改坡贫困户黄雪丽“闻声而动”,借着扶贫的好政策,大力发展火龙果种植产业,收入大大提高,很快便脱贫摘帽。现在,黄雪丽家中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日子越过越红火。
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的,不单是黄雪丽一家。良庆区多管齐下出全力,打造扶贫产业经济带,为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同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群众生活日日见好。
目前,良庆区10个贫困村有农村公路71条221公里、村道10条126公里,通畅率 100%,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电网改造工程加快推进,贫困村、贫困户通电率 100%,农村贫困人口的照明问题得以解决;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各行政村,围绕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文体活动,群众娱乐生活日渐丰富……
精准施策贫困户享安居生活
在脱贫攻坚战中,良庆区全方位实施攻坚措施,持续推进安全稳固住房工程,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用政策带动教育扶贫,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
良庆区着力推进4个“老乡家园”易地扶贫搬迁点住房建设,2017年12月完成全部 252 套住房建设,竣工率100%。安置小区建设与后续扶持规划同步进行,帮扶人到户帮扶,发放自选产业补助资金,配套产业基础设施,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帮助搬迁群众脱贫致富。
大塘镇那廖坡“老乡家园”居民潘大盛自搬进新家后,一直就近务工,稳定的收入为他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良庆区新设扶贫公益性岗位,他很快响应号召报了名,“在新家落地生根,就要活出个新样子。”
良庆区大塘镇南荣村平天新坡。 记者 叶子榕 摄
在医疗保障方面,良庆区严格落实“198”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额代缴城乡医疗保险参保费,使建档立卡人口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 100%,住院报销比例达 90%以上,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比例达 80%以上。同时,落实贫困患者住院“一站式”“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让困难群众看病不再难。
“城乡医疗保险给我解决了大问题!这对我来说就是实打实的保障!”那陈镇贫困户王仕强住院期间花费2766元,经医保报销后,只需承担100多元医疗费用。
扶贫要扶智,发展教育才可力拔“穷根”。良庆区各镇及公安、民政、残联等有关部门主动作为,按户籍所在地逐一开展排查,极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特别是针对残疾儿童辍学、失学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教上门”,并把残疾儿童信息录入学籍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做好后续帮扶工作,实现全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零辍学。
奋勇前行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要勇于探索,托起村民们的致富梦。”这是南晓镇大满村第一书记徐祥宏立下的誓言,也是他扎根扶贫一线的奋斗方向。
时间回到5年前,那时的大满村是一个基础设施落后、无村级集体经济、传统产业水平低的贫困村。在徐祥宏带领下,大满村仅用一年时间便实现脱贫摘帽。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农业产业从有到强,“空壳村”变成了闻名乡里的产业村。目前,徐祥宏正规划扩大村里的产业规模,进一步增强村民致富动能。
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扎根贫困地区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把责任扛在肩头,把百姓放在心间,抓好抓实脱贫攻坚工作。
良庆区坚持“三级书记”抓扶贫,全员力量下沉基层一线,精准选派151名工作队员到62个行政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确保村均有2名及以上工作队员。2019年,派出由各单位推荐选拔的1952名精锐帮扶干部结对帮扶3379户贫困户,联系帮扶2231名贫困学生,做到“一帮一联”全覆盖。
如今,贫困村纷纷摘帽,大家铆着劲努力迈向更好的生活。“贫困帽摘了,就绝不能再戴回来。大家要坚定信念,咬定青山,砥砺前行。”良庆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
在战斗中总结经验,在拼搏中奋勇前行。良庆区将进一步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培养新型农民,不断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批种植、养殖等方面的致富带头人,让发展动力更强劲。同时,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因村制宜确定发展方向,带领群众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脱贫感言
鼓足干劲 奋力拼搏 决战决胜
中共良庆区委书记 施杰
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良庆区各级各部门上下一心,采取有力措施,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紧盯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四大战役”各项作战目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深入实施“一核两区三带”发展战略,特别是“三带”中的扶贫产业经济带建设,点状落子、带状布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为今年实现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20年3月27日,良庆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3356户10922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5.32%降至2019年的0.027% 。在2018年度、2019年度设区市及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县 (市、区)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连续两年获得“综合评价好”的优异成绩。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城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接续奋斗的结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越到决胜时刻,越要一鼓作气、奋力拼搏。良庆区广大党员干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极端重要性、任务艰巨性和形势紧迫性,坚定信心决心、精准务实施策,向党中央、向全区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数说脱贫
★
2015年
良庆区建档立卡贫困户3494户11603 人,贫困发生率为5.32%,共有冲陶村、锦亮村、乔板村、南洲村、那造村、濑岽村、七齐村、西盛村、大满村、团城村等10个贫困村。
2016年
有587户1980 人通过“双认定”工作,顺利脱贫。冲陶村、乔板村、南洲村、濑岽村、西盛村、大满村6 个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指标全部达标,顺利脱贫。
2017年
完成脱贫摘帽 804户2527 人,锦亮村、那造村、七齐村、团城村4个贫困村摘帽。
2018年
完成脱贫摘帽 355户1111 人,贫困发生率为1.46%。
2019年
完成脱贫摘帽772户2016 人,实现年度脱贫目标后贫困发生率降至0.027%。
良庆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逐年递增,由2015 年的3111元升至2019年的11436元。
来源 | 南宁日报 记者 胡明峰
编辑 | 冼慧莹 雷蕾 杨艳
出品 | 良庆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