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5 浏览量: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在去年开始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洛阳市正式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居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洛阳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共有55个小区约19.1万户居民已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今年年底前,洛阳城市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将达到50%,生活垃圾回收率将达到20%。
4日上午8时,洛龙区银润中央广场小区居民陈艳走到单元楼下时,将一个绿色垃圾袋对准垃圾分类回收箱感应设备,标有厨余垃圾字样的垃圾箱缓缓打开,陈艳顺手将垃圾袋扔了进去。“每天在家里将垃圾分好类,上班时顺手扔进垃圾箱,方便、环保。”陈艳告诉我们。
今年5月,银润中央广场小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记者在该小区看到,每栋单元楼下及小区里的人流密集处都设置有智能厨余垃圾箱和其他垃圾分类箱,箱体上有可触屏的操作面板和二维码扫描区。“厨余垃圾是生活垃圾的大头,每天都需要倾倒,所以我们将垃圾箱放在单元楼下。”该小区垃圾分类项目的运营方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
小区广场处还放置着可回收物、有毒垃圾分类箱。“像纸箱子、金属类的可回收垃圾,不需要每天倾倒,我一般会存一定量再送到垃圾箱里。”陈艳告诉我们。
银润中央广场小区是洛阳市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洛阳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洛阳正式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全市共有55个小区约19.1万户居民已实行生活垃圾分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逐渐推进,不少市民都养成了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也探索出来不少小窍门。“家里多准备几个垃圾桶,上面做好标记,所有垃圾都在家里分好类,能省不少事。”市民李琳告诉我们。
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
做好垃圾分类,离不开人们观念的转变,也离不开宣传和教育。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洛阳通过各种方式普及和推广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居民知晓率、参与率。
在洛阳伊滨经开区的力合·伊水苑小区,活跃着一群垃圾分类督导员,平时他们会指导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还会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调查问卷,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每逢周末,公司还会在小区广场举办积分兑换活动,居民凭借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目前,该小区垃圾分类知晓率已经达到75%,其中60%的人可以正确分类投放垃圾。”负责该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洛阳洁雅清洁服务公司项目经理高少华说。
在该小区一角,伊滨经开区垃圾分类培训中心正在建设中。“推广垃圾分类并非一日之功,关键在于转变思想观念。”伊滨经开区绿化环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建好培训中心后,他们将定期组织社区主任、物业经理、居委会主任等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让他们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带头落实好这项工作。
年底前,洛阳城市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将达到50%
垃圾分类有助于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洛阳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底前,洛阳城市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将达到50%,约39.6万户居民,生活垃圾回收率将达到20%。
“垃圾分类是一件需要全民参与的事情,只有全社会都达成垃圾分类的共识,才能真正让垃圾分类入校入户入心。”洛阳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中心将协调整合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在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和创新体制与机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上下功夫,协调配合教育系统从娃娃抓起,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真正做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会,形成文明习惯。同时,配套建强从源头到终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链,做到投放精准、收集安全、运输专业、处理科学、回收高效。
(洛报融媒记者 孙小蕊 实习生 张嵩雨 通讯员 张晓林 胡惠娟/文 记者 张怡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