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5 浏览量:
现象:在漆膜上产生针状小孔或像皮革毛孔的现象,孔的直径为100μm左右。
产生原因:
①涂料的流动性不良,流平性差,释放气泡性差;
②涂料储运时变质;
③涂料中混入不纯物,如溶剂型涂料中混入水分等;
④涂装后晾干不充分,烘干时升温过急,表面干燥过快;
⑤被涂物的温度过高和被涂物面有污物。被涂物面有小孔;
⑥环境空气湿度过高。
防治方法:
①选用合适的涂料,对易产生针孔的涂料应加强进厂检验,避免不合格材料投入生产;
②注意存漆容器与涂装工具的清洁和溶剂的质量,防止不纯物混入漆中;
③涂装后应按规范晾干,添加挥发慢的溶剂使湿漆膜的表干减慢;
④注意被涂物的湿度和清洁度。消除被涂物面的小孔;
⑤改善涂装环境。
9)起泡
现象:在涂装过程中漆膜表面呈泡状鼓起,或在漆膜中有气泡的现象(参见图7)。烘干型涂料易产生这一弊病。
产生原因:
①溶剂挥发快,涂料的黏度偏高;
②烘干时加热过急,晾干时间过短;
③板材、底涂层或被涂面含有溶剂、水分或气体;
④搅拌时混入涂料中的气体未释放尽就涂装,或在刷涂时刷子走动过急而混入空气;
⑤木质底材上涂氨基醇酸树脂涂料;
防治方法:
①使用指定溶剂,黏度应按涂装方法选择,不宜偏高;
②涂层烘干时升温不宜过急;
③底材、底涂层或被涂面应干燥清洁,不含有水分和溶剂;
④添加醇类溶剂或消泡剂;
⑤选择与木质底材配套的涂料。
如果起泡严重应铲除所喷漆层,重新喷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