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9 浏览量:
文|丛树
来源|鲁商儒风
几十年前,电视是三大件之一,更往前,家里有台收音机就是一个很酷的事,那时候无线电就是高科技,无线电厂就是高科技企业。
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无线电厂,济南至少曾有17家无线电厂,如今几乎全军覆没,至少可以说,没有一家成长为知名的高科技企业。
相比,青岛、烟台、潍坊的无线电厂,有的以各种方式成长为相当不错的企业。
1、济南曾有17家无线电厂,有过辉煌最高峰时,济南曾有17家无线电厂,除无线电一厂等少数为国有企业外,多为集体企业。
他们曾有过辉煌。
比如当年的无线电三厂,1965年就试制出收扩两用机和手提式木壳收音机,随后又推出便携式收音机、袖珍型收音机等,后来曾累计生产了136万多台收音机,是山东生产收音机最多的厂家之一。
他们生产的“泉城”牌收音机,曾是抢手货,风靡一时。但80年代中期,企业效益大幅下滑,1985年时,有600名员工的济南无线电三厂是一家中型企业,年产值300万元,不过当时的300万元是堆放在仓库里的80万台收音机和欠员工的工资,1987年工厂停产。
在是1985年,无线电三厂与其他企业一起,组建成新的企业,虽然与无线电关系不大,但一度曾创造辉煌,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知名的企业,在其身上发生的很多事曾在国内引起极大反响,只可惜如今这家企业仅存一丝气息。
留个悬念,知道这家企业叫什么?文末有答案。
随着改革开放后彩电等家电逐渐兴起,济南很多无线电依靠生半导体等元器件,日子过得还不错。
但自身问题,加上市场等多方面问题,进入90年代后,多数衰落,几乎全军覆没。
济南无线电九厂和十厂,算是济南17家无线企业硕果仅存的2家了。
其中无线电九厂,也成立于1965年,从1999年飞天的神舟一号飞船开始,到后来的几乎所有神舟号,都使用他们生产的一种元器件——矩形连接器。有的被用在地面遥测设备上,有的用在飞船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上,由此可见其技术实力仍相当了得。
无线电十厂创建于1953年,曾先后用名济南第二黑白铁社、济南第三电器安装修理合作社、济南第四五金社、济南接插件二厂,1976年更名为济南无线电十厂。1970年发射成功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就使用了他们的元器件。
1992年他们曾与无线电九厂合并为济南接插件总厂,几年后分离,恢复叫济南无线电十厂。
如今其主要生产军工、电力、电子等行业的专用配套连接器,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他们还引进了一个6人博士团队,后来通过旗下的一家子公司,研发出网络大数据智能云控制平台、单片机控制板等,主要用于对新风设备与空气净化器系统进行智能升级,这家公司是致力于抗雾霾的一家企业。
总体上看,当年的17家无电线厂,都没有形成大的气候。
2、青岛无线电二厂变身彩电大王,年营收超1200亿元相比而言,原来的青岛无线电二厂日后则发展成为年收入超过千亿元的企业。
青岛无线电二厂成立于1969年,最初只有10多人,像济南无线电三厂一样,开始也生产半导体收音机,品牌叫“红灯”。
不过,他们不仅限于生产收音机,1970年8月,他们研制出山东省第一台电子管式14英寸电视机,从而走上了生产电视的道路,1979年正式更名为青岛电视机厂。
很多人可能对“青岛牌”电视还有印象,青岛牌电视就是他们生产的。
多说一句,当时济南有“泰山牌”电视,扩散后来也消失了。
1992年,山东大学毕业的周厚健,成为青岛电视机厂厂长,当年仅35岁。正是周厚健日后带领青岛电视机厂发展成为中国的彩电大王。
它就是现在的海信。
1994年,海信集团成立,品牌也更为“海信”,之后,除了电视机外,他们逐渐进入空调、冰箱等众多家电领域,而且如今已不仅仅局限于家电。
海信集团收购了中国著名的冰箱、空调企业、上市公司科龙,目前拥有2家上市企业,年营业收入直过了1200亿元,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
如今海信电视的销量在中国排名第一,早已走向海外,产品出口到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2018年,他们曾赞助足球世界杯,是海信有意打造世界品牌的一个举措。
3、烟台无线电六厂变身东方电子曾经的A股牛股东方电子,前身为烟台无线电六厂。
1980年代初,当时还是山东工学院老师的张廷贵,自己用电视机改造出了一台简单的计算机,并编写一个软件系统。有人把这台由电视机改造而成的设备,称为山东第一台计算机。
1984年,他抱着这台“计算机”敲开了烟台无线电六厂的大门,有意将技术转让给对方。当时的烟台无线电六厂产品落伍,濒临倒闭。正是从张廷贵的这套技术起步,让烟台无线电六厂重新焕发活力,90年代成为中国电力软件系统行业最牛的企业之一。
后来,烟台无线电六厂变身为东方电子,1997年在A股上市,一度是A股市场的牛股之一,张廷贵也被称为东方电子之父。东方电子之后出现造假事件,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衰落,那是后来的事了,如今股价仅为5块多,总市值70多亿元,早已没有当年的风采。
山东工学院后来改名为山东工业大学,2000年前后并入山大,张廷贵也成为山东大学的名教授。
张廷贵是济南人,山东工学院也在济南,济南有17家无线电厂,不知道他为何没有选择将技术转让给济南的无线电企业,或者想转让,但无人问津。
有意思的是,当年正跟着张廷贵读研究生、参与了东方电子等众多项目的黎峰,后来留校当老师,他像老师那样用自己的技术为企业服务,2001年索性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也主要做电力方面的软件系统。今年5月初,这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后,连续拉出10多个涨停,他持股约40%,所持有的金现代股票市值为30亿元左右。
目前,黎峰仍是山东大学的在职老师。
4、潍坊无线电八厂,走出山东首富上世纪80年代,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姜滨成为潍坊市无线电八厂车间的一名技术人员。潍坊市无线电八厂是一家主要生产话筒的企业。
1990年中期,潍坊市无线电八厂倒闭,姜滨和几位同事出来单干,利用原来的技术,仍做微话筒等相关产品,算是创业。
2001年,他与妻子胡双美共同创办了一家名为潍坊怡力达电声有限公司的公司。
多年后,这家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声学企业,蓝牙耳机等产量居世界第一,是苹果、三星等跨国手机企业,以及国内手机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这家公司就是歌尔集团。
2008年,歌尔声学上市,姜滨、胡双美夫财富暴涨。今年4月,福布斯发布2020全球亿万富豪榜,姜滨、胡双美夫妇以约224亿元人民币的财富,成为新科山东首富。
潍坊市无线电八厂虽然倒闭了,但走出了一位山东首富。
当年,各地都建有数量不少的无线电厂,当时属于高科技企业,后来多数消失了,少数发展成为知名的企业巨头。
你怎么看?
PS:
回头说一下济南无线电三厂。
1985年,济南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继升,在济南无线电三厂、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以及鱼台、垦利、齐河等县市十一个乡镇企业的基础上,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号称“工农科研三联,城市乡村一体”。
这就是著名的三联集团,有过辉煌,如今让人叹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