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陕西西安学者齐声唤贤原创“百科常识”:人名:两个“沈珩”读音不一样
沈珩 珩 1.héng。1)含义.古代佩玉上面的横玉,形状像古代的磬。白珩、璁珩(玉佩别称)、提珩(用秤称物,以平轻重。A.引申为抗衡。B.简选官吏)、珩黻(fú。贵官服饰)、珩璜(杂佩)、珩佩(同“珩璜”)、珩组(佩玉的组绶,指官位者的佩饰)。2)人名。(1)沈珩。康熙三年进士,翰林编修,参与编写《明史》(参见“háng”音沈珩)。(2)九三学社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全国政协前副主席许德珩。3)地名。如: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珩村;山东省的武城县鲁权屯镇管珩村、郯城县港上镇珩头社区;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青羊镇后排珩村。此4地名按照《现汉》《辞海》所云,当读此音(待考)。
2. háng。1)含义。(1)玉器加工。《集韵》《韵会》《正韵》:“何庚切,音行。”或“户庚切,音行。”张衡《东京赋》:“珩紞紘(古代垂于冠冕两旁悬瑱的带子)綎(háng dǎn hóng tīng)。”《注:“音行”。《汉语大词典》依据《康熙字典》等古籍,以及360百科、360问答、百度知道等新型媒体,均在360安全浏览传文称,读“háng”时,一般用作玉石打磨,如:珩磨。珩轮(加工玉石的机轮)、珩磨〔精整加工油(玉)石〕。(2)旧指羽衣。A.羽毛织成的衣服。B.轻盈的衣衫,见《霓裳羽衣曲哪桥》等。(3)道士相关称谓。A.道士代称。B.道士或神仙所穿教服。(4)“杂技”旧称。《韵补》:“叶寒刚才切,音杭。”张衡《思赋》:“杂技艺以为珩。”(5)昆虫。
2)人名。〔西晋〕陆机《辨亡论》:“奉使则赵咨沈珩。”《吴书》称,沈珩为三国时吴国大臣,吴郡人(另有清代沈珩,见“héng”音)。
3.xing。《正韵》的古籍在解释“珩”音“何庚切”“户庚切”之“音行是又称:“珩从王行,所以節行止也。”《韵会》:“从玉行者、会意。”《周语》:“所以節行步也。此字行亦声”。福建一些方言用于地名时今发此音。1)厦门市翔安区香山街道珩厝社区,起初叫“还厝”,意即返回来住的地方。“还厝”本地话发音 “hing cu”,汉语写成形厝,后来雅化成珩厝,又误写为衍厝。1934年9月的《禾山旬报》载《禾山社名一览》写成型厝,1935年“同安禾山特种区图”标为邢厝。2)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桥镇珩山村。这里是型厝地域,开闽圣王、河南固始人王审知的后裔。珩山旧称(型厝),始祖梅庵公于明朝洪武九年(1377年)自净峰交口定居型厝。
3)如下2地名读音待考。即:福建省明溪县瀚仙镇石珩村和枫溪乡小珩村、漳州市高新区靖城园区珩坑村;
辨例:
《现汉》《辞海》仅有“héng”音,《汉语大词典》及典籍与大多新兴媒体,还有“háng”音。“háng”音应予以肯定。理由有3:1.当今《汉语大词典》依据多部典籍载有此音义。2.古有人名“沈珩”读此(见上述)。3多省有带“珩”字地名,兴许有发此音的。至于厦门、泉州方言的“xing”音,可酌情而定。这里还要参考的是,“珩”字右边的“行”字,除过发“háng()如:内行、银行、一行字等”音外,还有“xing”音。